师资力量
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前身系1998年创建的音乐系,2011年1月更名为音乐学院。音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教授6人,副教授27人,其中15人次为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多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及立项百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各级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荣获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报告类一等奖1项;优秀课程案例评选(鲁课联盟)1项;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赏丝竹文化传非遗之美虚拟仿真实验”“零基础学乐理”“歌唱语音”);师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获奖近100余项。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2024年音乐学专业顺利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二级)。
在第十二届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第九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展示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教师组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本科团队获学生全能组二等奖,专科团队获学生全能组三等奖,全能组比赛中,本科组获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专科组获个人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在学生单项比赛中,共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另有多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教学设施
音乐学院具备多功能排练厅、音乐厅、音乐制作与录音实训室、电钢教室、舞蹈练功厅、学生琴房等先进齐备的教学功能室。
培养模式
音乐学院始终秉承“崇仁 成乐”的院训,以教学为中心,以能力范式为引领,按照立德、育人、教学、实践、发展“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的、服务区域音乐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特色课程
立德树人为本、教学实践为先。为落实学校“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院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除开设常规理论、技能课程外,为师范类学生开设音乐教育专业能力范式课程。同时,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十余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特色课程:弘扬民乐、传承经典,让享有盛誉的民族乐团带我们走出国门,用音乐的语言共筑友谊、交流文化;乡村调研、振兴文化,把极具地域特色的“章丘扁鼓”“章丘梆子”引入课堂,用音乐的魅力诉说故事、传承文化。
育人成果
音乐学院以乐育德、因乐成德。建立了学生美育实践基地;有较为完善的奖、助、贷、勤助学体系,开通了专升本、考研等继续学习深造特色通道,并在省内外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近年来,音乐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社团活动